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 来源: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字号:大 中 小】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服务化机制与支撑体系研究”和“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生物医药应用服务社区”启动会顺利召开。这标志着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建设和生物医药应用社区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用户服务将全方位进一步提升,可以更加高效地支撑领域应用,加快行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会议邀请了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信息处处长傅耀威、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项目主管谈儒云、院条财局信息化工作处业务主管郑晓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韩华、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谢向辉、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林波、清华大学教授武永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朱维良、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陆忠华、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肖侬参会指导,来自两个项目参与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开发人员共计七十余人参加会议。启动会由项目负责人迟学斌研究员和金钟研究员主持。
傅耀威对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所取得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改革过程和重要变化,建议大家要找准各自在总体目标里面要做的事情,做出亮点。谈儒云强调了项目办公室、项目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等各个角色职责,强调项目承担单位要负责课题层面的中期、验收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把关,并建议在项目初期梳理好项目组织架构。迟学斌宣读了项目指导专家名单。
韩华对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以及与会专家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并期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同时表示,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对两个项目高度重视并将全力支持项目的实施,希望项目团队认真组织、多出成果,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徐薇介绍了办公室人员组织情况和职责。各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项目和课题的基本情况、预期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进度安排以及目前的工作进展。与会专家对项目的延续性、意义和课题设置予以肯定,并对项目的执行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针对“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服务化机制与支撑体系研究”项目,专家们建议要重视大超算中心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取长补短,要重点从实用性角度提升用户体验,并从业务范围内适当扩充到数据量稍大的用户支持,并重视用户数据安全问题。针对“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生物医药应用服务社区”项目,专家们建议认真总结以往建设经验,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切实解决用户在实际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企业共同宣传,有效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项目简介: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服务化机制与支撑体系研究
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聚合国内优秀的高性能计算资源,面向用户提供便捷的高性能计算服务。该项目在“十二五”项目工作基础上预计将从资源接入评价和标准、核心服务优化、运行管理支撑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开展服务化全面升级工作,预期构建具有基础设施形态、支持服务化模式运行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达到E级计算资源服务承载水平,提供用户个性化高性能计算服务,全面推动环境服务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该项目的顺利完成,预期将突破高性能计算环境发展的几类技术和机制体制重大问题,激励各类超级计算中心加入环境共享计算资源,吸引更多应用领域的用户,促进产生更多的应用成果,推进行业应用发展,并促使从高性能计算机运维到用户应用服务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基于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生物医药应用服务社区
该项目将基于“十二五”863重大项目“高性能计算环境应用服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中所开发的“新药创制社区”,依托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面向精准医学与个性化药物需求,结合“互联网+”理念,进一步深化研发建设结合在线计算服务商店优点和便利性的“生物医药应用服务社区”,提供涵盖新药研发、个性化医疗、生物信息和计算化学等领域应用服务。
该项目预期将依托社区开展的应用示范,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疗效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应用研究,有可能找到致病基因和相应的作用机理,可以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医院临床研究提供可能的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