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十四五”时期工业互联网支撑引领作用
| 来源:人民邮电报【字号:大 中 小】
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和全价值链的新载体,是连接、配置和组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新组织方式,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新引擎。伴随着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纵深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政策环境加速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加速建设,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为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四五”期间,工业互联网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切实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需要做好五个结合。
一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核心技术攻关紧密结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需要“软件”和“硬件”深度协同创新,“数字孪生”场景的实现,离不开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可以说,这是工业互联网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的主攻方向,也是绕不过去的挑战。目前,虽然智能制造工厂在我国加速涌现,但如果揭开“面纱”,我们看到的工业总线、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对国外技术还有较高的依赖度,离自立自强还有一定距离。对于这些技术的攻关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非短期内就能实现集中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在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方面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全面统筹科学、教育和产业力量,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久久为功,最终实现突破。
二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工业园区是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形态,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是各地政府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未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需要紧紧盯住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市场资源、技术资源连接和配置方面的优势,对园区进行专业化升级改造,在更高层面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水平组合,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水平协同,发挥“示范园区”“示范工厂”的引领示范作用。这一点是中国工业互联网有别于发达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最大创新——我国工业互联网更多呈现出对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和组织的特点,而发达国家更多呈现出对工业机理、工业知识的数字化。
三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产业数字转型紧密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有别于消费互联网平台发展,其行业专业属性非常突出。伴随工业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会进一步加深,但是由于工业各行各业专业化知识的差别,决定了其多样化的特征,工业互联网越是向纵深发展,平台专业化、多样化特征就愈加明显。虽然有些平台提出其是跨行业的,可以为多个行业服务,但仔细分析提供的服务类型,就可以看出,主要还是一些共性服务,甚至就是交易型的服务。因此,如何立足行业特征,从专业化需求出发,深入进行特定行业工业机理研究,加快工业经验、知识的软件化封装,将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
四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企业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涉及技术应用层面也涉及企业组织变革层面,这恰恰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微观基础。“面对真实问题,应用见到实效”应该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比如,小型企业更加关注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升生产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效率;中型企业更加关注不同运营环节的协同问题;大型企业除了解决上述问题之外,最终解决的是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问题,创造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出发。此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来自企业,这就需要有企业组织层面做支撑,否则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因此,伴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就需要企业组织变革加速推进,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在应用层面进行创新,在企业组织变革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之间形成正反馈。
五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紧密结合。数据创造价值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的价值基点。对于工业互联网在新业态、新模式上的创新而言,它正是通过数据驱动、智能应用让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比如,顾客有个性化、定制化的要求,但制造端提供的是刚性的、机械化的产品和服务,似乎刚柔不能相济。但是,工业互联网通过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多种模式让不可能得以实现,为顾客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未来,我们更加期待工业互联网在生产过程和组织上有更多创新,给供应链和产业链带来更多新变化,有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出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