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院士:5G发力“新基建”的真正考验是技术创新
| 来源:科技日报【字号:大 中 小】
方兴未艾的“新基建”,5G必不可少。
4月28日至30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主办的5G和网络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线召开。“新基建”下的5G网络建设是此次研讨会聚焦的话题之一。
“5G作为‘新基建’的首选,被赋予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引擎的重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说。他强调,5G发力“新基建”,还需通过创新来应对新的挑战。
2020年,中国将占全球5G连接数的70%
“5G进入‘新基建’的头榜,我个人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都把5G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描述。”中国联通运维部总经理马红兵说。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到,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5G已经发挥出不少作用。
“疫情之下,5G应用初试身手,在远程医疗、公共监控、智慧教育、远程办公、巡检物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说。
王志勤举例,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武汉雷神山医院与北上广多家医院共同开展远程会诊,四地使用5G连线,进行远程CT协作,对重症患者的CT影像进行远程标注和研讨,并给出诊断方案。
在复工复产方面,王志勤介绍,5G远程办公、5G远程签约、5G智慧物流、5G智慧工地等应用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满足政企需求,为市场注入信心。
从进展来看,我国的5G部署确实已取得一些成果。王志勤介绍,今年将是我国规模建设5G网络的关键时间段。截至2020年2月,我们国家已经建设5G基站16万个,用户达到1300多万,今年内会建设超过55万个基站。整个规模和推进应该说非常快。
“运营商克服困难,主动提高2020年建网目标,预计中国的5G用户渗透率到2020年底将超过4G商用后一年的水平。”邬贺铨说,根据相关预测,2020年,中国将占全球5G连接数的70%,2025年中国5G占全国移动连接总数的47%。
面临压力,5G还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不过,在邬贺铨看来,5G“新基建”需要应对不少挑战。
“5G从标准发布到大规模建网的时间间隔比前几代移动通信都短,技术、运维、产品、市场都面临成熟性的压力,5G还带来新的安全挑战。”邬贺铨说。
在技术成熟度方面,邬贺铨认为,我国5G正式商用还不到半年,主要亮点还只是宽带移动接入,尚未经受大流量、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的充分考验。
他进一步指出,我国今年在全球率先开展独立组网(SA)大规模建设,将启动基于服务的网络体系(SBA)和虚拟化及网络切片等新功能,为面向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应用奠定基础,但目前SDN、NFV、网络切片等大规模组网技术尚未验证,我们面临SA探路的风险。
此外,在核心网络路由协议方面,5G目前的标准并无突破,这在大规模建设5G核心网时需要加以考虑。而且,在密集业务流区域需要使用毫米波技术,我国在这一频段的技术积累是短板。
“目前公众对5G的认识是带宽更宽、速度更快,这并不足以迅速扩大用户群,用户需要有更高价值的体验。”邬贺铨谈道,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很多涉及产业安全、人身安全、隐私保护以及伦理,超出了现有法律规范的内容,需要加快完善与5G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邬贺铨看来,5G建设前期投入压力很大,而移动通信网络和用户没有达到规模就难言投资回报。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不仅运营商要担当作为,也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发力,还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
“‘新基建’对中国的5G而言,不仅是建设工程,也是技术创新的继续,这是对中国5G引领的真正考验。”邬贺铨说。(记者 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