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发布全球农情遥感评估报告
| 来源:【字号:大 中 小】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吴炳方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20日发布《全球农情遥感速报(中英版)》。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够开展全球农情遥感监测的国家,将为全球粮食贸易和安全作出贡献。 据介绍,2011年,20国集团成员发起全球农业监测计划,希望增强全球粮食与大豆信息的透明性。《全球农情遥感速报》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首次对20国集团农业市场信息系统作出系统、全面的评估。 该报告评估了全球粮食主产区和主要产粮国2012年至2013年小麦、玉米、大豆与水稻的产量,并对粮食主产区与主产国的环境和生产要素进行了细致分析,为全球与各国粮食贸易提供了重要而透明的农情信息,有利于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合作。 监测表明,2013年全球玉米、水稻和大豆产量与多年平均水平相当,而小麦产量有所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2769.87万吨,比去年增产0.89%。监测还显示,寒潮与热带风暴是影响今年全球粮食生产的两大因素。 当前,只有少数国际组织与国家开展全球农情监测与分析。吴炳方团队从事农情遥感监测工作近20年,开发研制了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该系统基于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独立评估国家及全球尺度的作物长势、产量及其相关信息。经过多年开发、升级,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领先的三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之一。其监测精度在95%以上,年度间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为国家粮情判断、粮食调控等科学决策等提供了依据。监测结果也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地球观测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的关注与认可。 据悉,今后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将面向全球同步发布中、英文季报。
|
(原载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