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网】中国科学院"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

日期:2011-07-29

|  来源:【字号:

进入21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竞相制定以e-Science为标志的国家战略,科研信息化得到迅猛发展。中科院为满足知识创新工程的迫切需求,制定了“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五三”,即优化三大环境、构建五大平台、完善三大体系 ,初步建成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数字化中国科学院。

三大环境为互联网络环境、超级计算环境、数据应用环境;五大平台为网络化运行管理平台(ARP)、e-Science虚拟科研平台、网络化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化教育培训平台、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三大体系为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制度规范体系、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目前中科院已基本完成“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预定目标。形成覆盖中科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支撑能力大幅提高,应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运维支持和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信息化意识和氛围进一步增强。中科院信息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突出成果和成功经验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超级计算和数据应用为核心,着力加强整体环境建设,大力提升应用和服务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1.完成互联网络环境建设,网络传输和汇集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科技网6条骨干信道已由原来的155M扩容至2.5G,国内总带宽达8Gbps,国际公共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522M。覆盖中科院138个单位和100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完成53个大科学工程和野外台站的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形成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重大科研项目的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支持。

2.推进超级计算环境建设,计算和服务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初步建成由北京总中心、10个地区分中心和11个所级中心组成的超级计算环境三层架构,中科院超级计算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北京总中心部署的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达143万亿次,综合应用水平居国内前列。成功构建聚合计算能力近3000万亿次的GPU超级计算系统,计算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初步实现科学网格计算和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服务。吸引国内外近百个科研机构申请使用。目前,超级计算环境已经为宇宙星系团的数值模拟等一大批国家和院重大项目的提供了大规模计算服务。

3.加强数据应用环境建设,支撑科技创新的效益日益明显

建成存储容量超过6PB海量存储和备份系统,为30余家院内外用户提供超过510TB 的海量存储服务。基本建成了可公开共享的37个专业数据库,2个参考型数据库和4个专题型数据库,形成8个主题库整体框架及数据网格环境。在线数据访问人次年平均达到400万人次,此外,还实现科学数据集成在线服务和可视化应用。化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人地系统科学数据网格投入使用为大规模网格应用提供了示范。

二、坚持从科技创新的应用需求出发,部署实施的14个科研信息化示范应用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为突破传统科研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支持协同工作的公共科研平台,已在14个应用示范项目和100多个院内外项目中部署应用。世界水平的数据密集型网格计算平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格系统(WLCG)运行水平最好的站点之一,为我国科研人员开展高能物理等前沿研究的数据密集型计算提供了重要平台。服务于碳收支集成研究的数据处理系统,为快速获取站点和国家尺度碳收支状况,满足国际气候谈判和环境外交的需求提供了支撑。面向科学考察的信息化科研平台开展了科学考察前、中、后全过程的机制和模式研究,为地学e-Science应用提供了示范。

三、坚持以管理创新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组织实施一批管理信息化项目,对提升科研管理效率,扩大中科院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应用服务水平居国内前列

1.深入推进ARP系统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管理变革

已建成由10大系统、2大平台构成的新应用环境,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形成安全可靠、功能齐全、高效便捷的新一代ARP系统,已在128个单位上线运行,核心用户达3000多人,服务总人数近3万人,成为中科院日常业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平台。提升ARP信息资源质量。实现主要基础信息的定期采集、处理和展示。成为院主要统计数据的基本依据。电子公文系统处理各类文件达76000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基本实现科研项目资源投入情况的监督和控制,为中科院评估评价、薪酬宏观管理、财务预算控制和创新基地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组织开展网站群建设,增强网站宣传和传播影响力

按照主站加子站和“四统一”模式,建成由院主站和229个中文子站、127个英文子站组成的院网站群体系,各单位子站面貌一新,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了中科院改革发展动态。按照“集中建站、分级管理”的原则建成统一运行支撑平台,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主站与子站间形成有机整体,大大减轻研究所运维负担,信息发布和共享能力显著提高。中文网站日均访问量由16万次增长至近120万次,英文网站日均访问量由不足1万次增长至7万余次。院网站群整体影响力不断扩大。在第三方评估机构上的排名大幅上升,2009和2010年两次荣获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在国内科研机构网站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3.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研究生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建成协同学习服务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已在100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投入使用,应用成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搭建完成续教育培训平台,已在181个单位试点应用,为实现中科院职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加强网络科普环境建设,网络科普传播能力明显提升

从分散走向共享,形成院所两级网络科普服务和资源体系,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信息,上线资源量达100G。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日均访问达到22万人次,年服务达7920万人次,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科普博览在谷歌、百度、必应三大搜索引擎中均排列前2位(以“科普”作为搜索词),并与化石网先后荣获“世界信息峰会大奖”,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重要窗口。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组织支撑、制度规范和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建设,为构建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组织指挥体系,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氛围打下基础

1.加强组织支撑体系建设

首次在办公厅设置信息化工作处,全面加强信息化组织管理工作。健全了专家咨询和用户委员会,加强了对院机关和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96%的研究所成立了由所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工作小组,积极支持和推进院网络中心的改革,形成院统一领导,机关和研究所积极参与,网络中心提供支撑的信息化工作体制和格局,为中科院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积极推进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相继发布了信息化工作管理、会议制度、项目验收和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信息化政策规章,建立了信息办日常工作制度、项目季度检查和工程监理制度,全面指导和推进信息化工作。结合信息化专项项目的实施,发布了项目管理、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和运维服务等近百个标准规范和制度。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中科院信息化年度评估,对促进院属单位提升信息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形成了多渠道、重实效的信息化培训体系,组织开展了信息化主管领导、管理和技术人员、运维和应用人才等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了信息化理念和应用水平。

4.努力营造信息化氛围

形成由“年度报告、月季度刊物和信息化专题网站(www.ecas.cn)”组成的宣传格局,营造了关心支持信息化的良好氛围。开展与微软、IBM、联想等一批IT知名公司和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WDC和欧洲核子研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上海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2009年,成功主办了全国首次“科研信息化论坛”,引起国家主管部门对科研信息化的重视,为推动我国科研信息化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王振红)

附件: